新山伊斯干达在一季数据显示显示,伊斯干达特区自2006年至今累积额已超越1500亿令吉。发展之迅猛另各界咋舌,也在翘首期待伊斯干达的成为大马深圳的早日到来!
“依斯干达效应”不仅扩大柔佛的经济规模,让各行各业受惠,还促进了大马作为世界目的地及宜居城市的魅力。尽管如此,最近却频频传出依区房产供过于求或是过热的评语,实况到底如何?
《南洋商报》访问了依区发展局(IRDA)总执行长拿督依斯迈、产业发展商和城市规划专才,让大家看清伊斯干达的发展和现况。
依区是大马经济特区计划,政府一直以来用心在经营。
占尽地理优势的特区,这一路来吸引不少外资,至今取得庞大额,也日益受到国际认可。但在市场聚焦的同时,也诱发出发展过热等批评,这个经济特区能否永续与稳定发展,持续带旺各领域发展的进程?
打造亲商环境持续增长依区效应带动各领域发展
为在依区打造具有活力及完善的经济体系,必须推动能够制造就业机会及吸引的制造业及工业。
依区发展局(IRDA)总执行长拿督依斯迈接受《南洋商报》专访时指出,当中,从2013至2015年,创意、保健、金融服务及物流领域,被列为发展领域。
目前,大家可看到外资在创意和保健项目的落实,而如何发展金融服务和物流,让特区崛起为经济,是依斯迈眼下要面对的挑战。
他表示,大型催化计划如大马乐高乐园、公主港家庭主题乐园和将开业的愤怒鸟主题乐园进驻特区,以及柔佛国际商品城(JPO),确实带旺柔州旅游业,更让世界认识与新加坡仅有一水之隔的柔佛。
“有不少主题乐园业者对柔州显示兴趣,有者在洽谈合作中,我们预料各造近期内或可耐心等待,或会有与旅游业相关的新计划宣布。”
新山伊斯干达持续照顾者需求
在创意领域,随着松木依斯干达大马影城(PIMS)落成,预料带动本地各大领域的经济发展,将使我国成为亚州的创意产业。
“我们持续照顾者的需求,希望他们在发展计划落实后感到舒适满意。”
他说,大马乐高乐园增建水上乐园和酒店,以及商品城进行扩充,将协助提高特区的价值,从而吸引更多国内外潜能者。
“特区在8年内已取得显着发展里程碑,而依斯干达特区发展局的关键职责在于确保特区的经济持续增长。”
他说,所谓经济持续增长,不只是局限在让新项目继续注入特区,更重要的是要打造商业增长的生态环境,社区能够参与和受惠,同时不对大自然环境带来破坏。
他指出,在本月初,柔佛州务大臣拿督卡立诺丁有份随同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访美之行,也宣布特区受邀加入联合国“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”(SE4ALL)倡议行动的参与城市之一,显示特区着力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已获得国际认可。
伊斯干达特区年底可达1570亿额
依斯迈披露,依区截至今年6月30日累积吸引1462亿令吉总额,第三季度再增加至1500亿令吉。
这是从2006年依区落实以来所取得的成绩,在所引进的额中,有48%或相等于695亿3000万令吉已落实。
在国内外比例方面,国内占了64%,9416亿令吉;其余36%,相等于5204亿令吉则属国外者贡献。
新加坡为主要外资
新加坡目前仍是依区的主要国,其他国家则包括日本、来自欧美、西班牙、英国及荷兰等国家。依斯迈指出,特区接下来每一年划定目标需招徕250亿至300亿令吉,以期有望实现特区到2025年项目成熟后,将吸引3830亿令吉的。
他表示,特区在第二阶段(2011年至2015年)的招资目标是730亿令吉,而从2011年至2014年6月,依区就已成功吸引762亿令吉额,令人鼓舞。
“这也证明者对依区计划所落实的发展有信心。我乐观与积看待累积额有望在今年杪达到1570亿令吉的目标。”
从上述种种数据来看,连最初抱质疑的人士都对这股由国内外者打造的“依斯干达效应”赞叹不已,在在显示柔州目前深具潜能崛起成为国内经济发展。
好时巧克力8亿元伊斯干达建厂
依区一向被比喻为“大马的深圳”,对比大马五大经济走廊区,依区在8年内已制造逾55万个新工作机会。
值得一提的是,柔佛州今年上半年共吸引超过149亿令吉的工业,居冠。当局设下的目标是到了2025年,创造多达81万7500个就业机会。
全球领头羊之一的巧克力公司好时(Hershey),去年宣布砸下2亿5000万美元(约8亿1600万令吉)于柔佛士乃建造全球第二大的好时工厂。依斯迈在访谈中提及该巧克力工厂已动工,于2015年底竣工,目前积招募本地人才,工厂有超过八成是使用本地建材,为本地社群创造大量就业机会。他透露,该工厂预料在明年投入生产线后,90%产品将出口,另外10%则供应国内市场。
新山市政局推出奖励 鼓励重建搁置建筑物
新山转型计划正如火如荼地展开,特区发展局与地方政府当局合作,致力打造新山市充满生气和活力,也吸引者把新山市区列为。
依斯迈提到,为了加速新山市区的转型进度,新山市政局推出数项超值奖掖,鼓励发展商和业主,重建被搁置的建筑物和整修古迹建筑物,打造充满活力的市区。
例如特区发展局也协助促进新山市经济整合发展,在新山广场(Landmark Mall)重建后打造综合医药保健,符合现今愈来愈多人选择来柔州医药旅游的趋势。
纱玉河工程料明年完成
“自2011年起,新山市出现最显着的商业经济增长达72%,有63个新商业发展计划申请,也吸引不少年轻人选择在老城区经商。”
他指出,新山纱玉河首阶段河水净化工程和地下污水管道工程,明年完成,希望能为新山市改头换面,让人们可以步行和减少使用私家车。
他说,要为市区多元化经济注入新的生命力,当局致力改善商务区的商业服务与保安,让人们除了到市区工作,也会选择住在市。
完善基建亲商环境 列招商引资卖点
政府为依区设下20年宏观目标的发展蓝图,依斯迈说,这配合柔州政府的努力,正一步步迈向目标。
“政府大力推动特区,加上柔州如今拥有完善的基础建设如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、打造亲商环境,发展精明城市和低碳社区(LCS),皆列入招商引资的有利卖点。”
针对如何看待和评估特区至今的发展成果,依斯迈坦言,特区的策略蓝图已从阶段的策划与基础建设,进入第二阶段的评估综合发展大蓝图(CDP),以加强和巩固特区的成长。
推出依斯干达之友计划
他说,社会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元素,特区发展局推出“大马依斯干达之友”计划,让社区居民也可参与旅游业周边经济领域,借此增进收入。
努沙再也成催化剂 将发展新山
很多人认为,依斯干达特区过去5年多的基建发展,都集中在努沙再也,但依斯迈认为,这想法必须摒除。
他说,政府要发展特区须经良好规划,而开发努沙再也作为新的发展区,比在新山这个已经发展成熟的老城区来得容易。
他形容,努沙再也作为和推动特区发展计划的其中关键与重要催化剂。
“目前,可以说世界都看见努沙再也,我们是时候将发展放在新山,也让人们看见特区有五大旗舰发展区,这还包括巴西古当、士乃和西部发展。”
他说,属于特区旗舰A区的新山转型计划蓝图设计的范围达1500亩,目前已大大提高新山市具经济效益的土地运用达47%。
“在2010年,有多达54%的土地运用不符经济效益,而在2006年,只有28%的土地用来进行更具经济效益的发展用途。”
免责声明:凡注明“来源:房天下”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,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;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;文中所涉面积,如无特殊说明,均为建筑面积;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,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。
房天下海外房产房源已覆盖全球近30个热门国家,涵盖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日本、加拿大、英国、阿联酋、马来西亚等热门国家及区域,并与近千个海外房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。联合全球各地知名海外置业经纪人,推出包含住宅、商业地产、土地等多种类型地产项目。房天下海外房产专家团队,会从选择房产、银行贷款到具体交易流程,为您提供实时的海外置业咨询服务。投身海外置业,房天下海外房产永远在您身边。
房天下海外房产为您提供实时的海外置业信息,掌握海外房产信息,就选房天下海外房产网。
haiwai@fang.com
新山伊斯干达在一季数据显示显示,伊斯干达特区自2006年至今累积额已超越1500亿令吉。发展之迅猛另各界咋舌,也在翘首期待伊斯干达的成为大马深圳的早日到来!
“依斯干达效应”不仅扩大柔佛的经济规模,让各行各业受惠,还促进了大马作为世界目的地及宜居城市的魅力。尽管如此,最近却频频传出依区房产供过于求或是过热的评语,实况到底如何?
《南洋商报》访问了依区发展局(IRDA)总执行长拿督依斯迈、产业发展商和城市规划专才,让大家看清伊斯干达的发展和现况。
依区是大马经济特区计划,政府一直以来用心在经营。
占尽地理优势的特区,这一路来吸引不少外资,至今取得庞大额,也日益受到国际认可。但在市场聚焦的同时,也诱发出发展过热等批评,这个经济特区能否永续与稳定发展,持续带旺各领域发展的进程?
打造亲商环境持续增长依区效应带动各领域发展
为在依区打造具有活力及完善的经济体系,必须推动能够制造就业机会及吸引的制造业及工业。
依区发展局(IRDA)总执行长拿督依斯迈接受《南洋商报》专访时指出,当中,从2013至2015年,创意、保健、金融服务及物流领域,被列为发展领域。
目前,大家可看到外资在创意和保健项目的落实,而如何发展金融服务和物流,让特区崛起为经济,是依斯迈眼下要面对的挑战。
他表示,大型催化计划如大马乐高乐园、公主港家庭主题乐园和将开业的愤怒鸟主题乐园进驻特区,以及柔佛国际商品城(JPO),确实带旺柔州旅游业,更让世界认识与新加坡仅有一水之隔的柔佛。
“有不少主题乐园业者对柔州显示兴趣,有者在洽谈合作中,我们预料各造近期内或可耐心等待,或会有与旅游业相关的新计划宣布。”
新山伊斯干达持续照顾者需求
在创意领域,随着松木依斯干达大马影城(PIMS)落成,预料带动本地各大领域的经济发展,将使我国成为亚州的创意产业。
“我们持续照顾者的需求,希望他们在发展计划落实后感到舒适满意。”
他说,大马乐高乐园增建水上乐园和酒店,以及商品城进行扩充,将协助提高特区的价值,从而吸引更多国内外潜能者。
“特区在8年内已取得显着发展里程碑,而依斯干达特区发展局的关键职责在于确保特区的经济持续增长。”
他说,所谓经济持续增长,不只是局限在让新项目继续注入特区,更重要的是要打造商业增长的生态环境,社区能够参与和受惠,同时不对大自然环境带来破坏。
他指出,在本月初,柔佛州务大臣拿督卡立诺丁有份随同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访美之行,也宣布特区受邀加入联合国“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”(SE4ALL)倡议行动的参与城市之一,显示特区着力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已获得国际认可。
伊斯干达特区年底可达1570亿额
依斯迈披露,依区截至今年6月30日累积吸引1462亿令吉总额,第三季度再增加至1500亿令吉。
这是从2006年依区落实以来所取得的成绩,在所引进的额中,有48%或相等于695亿3000万令吉已落实。
在国内外比例方面,国内占了64%,9416亿令吉;其余36%,相等于5204亿令吉则属国外者贡献。
新加坡为主要外资
新加坡目前仍是依区的主要国,其他国家则包括日本、来自欧美、西班牙、英国及荷兰等国家。依斯迈指出,特区接下来每一年划定目标需招徕250亿至300亿令吉,以期有望实现特区到2025年项目成熟后,将吸引3830亿令吉的。
他表示,特区在第二阶段(2011年至2015年)的招资目标是730亿令吉,而从2011年至2014年6月,依区就已成功吸引762亿令吉额,令人鼓舞。
“这也证明者对依区计划所落实的发展有信心。我乐观与积看待累积额有望在今年杪达到1570亿令吉的目标。”
从上述种种数据来看,连最初抱质疑的人士都对这股由国内外者打造的“依斯干达效应”赞叹不已,在在显示柔州目前深具潜能崛起成为国内经济发展。
好时巧克力8亿元伊斯干达建厂
依区一向被比喻为“大马的深圳”,对比大马五大经济走廊区,依区在8年内已制造逾55万个新工作机会。
值得一提的是,柔佛州今年上半年共吸引超过149亿令吉的工业,居冠。当局设下的目标是到了2025年,创造多达81万7500个就业机会。
全球领头羊之一的巧克力公司好时(Hershey),去年宣布砸下2亿5000万美元(约8亿1600万令吉)于柔佛士乃建造全球第二大的好时工厂。依斯迈在访谈中提及该巧克力工厂已动工,于2015年底竣工,目前积招募本地人才,工厂有超过八成是使用本地建材,为本地社群创造大量就业机会。他透露,该工厂预料在明年投入生产线后,90%产品将出口,另外10%则供应国内市场。
新山市政局推出奖励 鼓励重建搁置建筑物
新山转型计划正如火如荼地展开,特区发展局与地方政府当局合作,致力打造新山市充满生气和活力,也吸引者把新山市区列为。
依斯迈提到,为了加速新山市区的转型进度,新山市政局推出数项超值奖掖,鼓励发展商和业主,重建被搁置的建筑物和整修古迹建筑物,打造充满活力的市区。
例如特区发展局也协助促进新山市经济整合发展,在新山广场(Landmark Mall)重建后打造综合医药保健,符合现今愈来愈多人选择来柔州医药旅游的趋势。
纱玉河工程料明年完成
“自2011年起,新山市出现最显着的商业经济增长达72%,有63个新商业发展计划申请,也吸引不少年轻人选择在老城区经商。”
他指出,新山纱玉河首阶段河水净化工程和地下污水管道工程,明年完成,希望能为新山市改头换面,让人们可以步行和减少使用私家车。
他说,要为市区多元化经济注入新的生命力,当局致力改善商务区的商业服务与保安,让人们除了到市区工作,也会选择住在市。
完善基建亲商环境 列招商引资卖点
政府为依区设下20年宏观目标的发展蓝图,依斯迈说,这配合柔州政府的努力,正一步步迈向目标。
“政府大力推动特区,加上柔州如今拥有完善的基础建设如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、打造亲商环境,发展精明城市和低碳社区(LCS),皆列入招商引资的有利卖点。”
针对如何看待和评估特区至今的发展成果,依斯迈坦言,特区的策略蓝图已从阶段的策划与基础建设,进入第二阶段的评估综合发展大蓝图(CDP),以加强和巩固特区的成长。
推出依斯干达之友计划
他说,社会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元素,特区发展局推出“大马依斯干达之友”计划,让社区居民也可参与旅游业周边经济领域,借此增进收入。
努沙再也成催化剂 将发展新山
很多人认为,依斯干达特区过去5年多的基建发展,都集中在努沙再也,但依斯迈认为,这想法必须摒除。
他说,政府要发展特区须经良好规划,而开发努沙再也作为新的发展区,比在新山这个已经发展成熟的老城区来得容易。
他形容,努沙再也作为和推动特区发展计划的其中关键与重要催化剂。
“目前,可以说世界都看见努沙再也,我们是时候将发展放在新山,也让人们看见特区有五大旗舰发展区,这还包括巴西古当、士乃和西部发展。”
他说,属于特区旗舰A区的新山转型计划蓝图设计的范围达1500亩,目前已大大提高新山市具经济效益的土地运用达47%。
“在2010年,有多达54%的土地运用不符经济效益,而在2006年,只有28%的土地用来进行更具经济效益的发展用途。”